一则关于深圳某家孵化器倒闭的消息,在春节前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随后,又传出北京中关村一创业咖啡馆开始裁员……这让创业圈有不少人认为,孵化器“寒潮”已来临。
2015年,被业界誉为孵化器的“元年”,投中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众创空间十大关键词》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稍有规模的众创空间不足20家,而随着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以及“双创”热潮的席卷,到2015年年底已有超过1.6万家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开花”。
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张江园区孵化器座谈会上,张江近20家知名孵化器的主要负责人到场,其中,国有和民营孵化器各占一半。
这些身在张江一线的“孵化者们”均表示:“孵化器倒闭论”不可一概而论,孵化器体量发展迅猛,优胜劣汰,是很正常的,创业允许失败。而真正要考虑的是,“元年”的浮躁与喧嚣逐渐褪去后,如何完成自我加固与重新定位。
国有孵化器要勇于尝试
看似繁荣的众创空间,其实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一方面,同质化现象体现在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同质化,比如提供工商注册、企业培训、办公服务等,几乎成为了所有众创空间的“标配”,甚至有些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运营理念都如出一辙。
但从国外众多孵化器调研中,人们发现这些孵化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身就带有投资属性,能够帮助创业者完成第一次造血。这一点,在当天的座谈上,得到了“孵化者们”的一致认同。
在座谈会上,在场的国有“孵化者们”有一堆苦水要吐。
“我们遇到过几次,企业来不及等我们国资投资机构的投入,就放弃了,我们在尝试不同的模式,但本身国有资产的投资红线大家都不敢突破。”来自天翼创投孵化服务部经理卢晏表示。
作为中国电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天翼创投通过“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将中国电信的资金、网络、技术、人才、创意等资源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与社会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圈。
但面临目前众多孵化器的竞争,好的项目往往因为国资投资批复太慢而“夭折”,这样的困惑,同样发生在了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身上,其副总经理姜涛认为,国有投资机构灵活性不够。
“国有机构可以做基金的股东,采用LP基金模式。”上海莘泽创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奕现场支招,提供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去年年底,作为张江移动互联网孵化器的管理机构——莘泽创业投资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这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诞生28年来出现的第一支股票。在曲奕看来,国有和民营的合作,是解决投融资基金的出路之一。
去年,张江园区与莘泽公司合作建立的一支基金,规模在1.2亿元,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张江园区为此配套资金2000万元。今年,其计划再推出2个亿的产业基金。
国有孵化器——时代传媒投资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也在尝试一条新路:他们与芒果投资做了个投资基金,把国有资金比例降低,缩短投资周期。“投资基金不跟上,是很难吸引企业的。”该公司孵化部经理林军说,“联合成立基金,降低国有比例,利弊都有,关键是自己寻找出路。”
难点:缺乏专业孵化人才
孵化器运营其实是一件专业的事情,但往往是由非专业人士担任了运营的角色。运营并不是指最基础的注册登记、法律咨询等内容,而是指运营孵化器的产品。
运营者要连接创业者、服务、经验、人脉,将孵化器闭环中的资源盘活,提供创业者原本没有办法获取的知识和经验,才是真正的运营。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张江孵化器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缺乏专业的孵化人才。
“孵化人员的‘孵化’,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一是不容易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二是不知道如何给这些人才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培训。”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峻表示。
有专门提供服务的人,有专门投钱的人……资源越多,对孵化器的运营能力考验就越大,如何从众多资源中筛选出不同创业者所需的、匹配的资源,是检验运营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对孵化器人员的考验。
民营孵化器——上海亮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肖文彬在张江孵化器业界很有名气,他之前在浦东软件园从事创业投资多年,从国有转到民营,他认为,“孵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国有和民营,两种体制我都接触过,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引进专业人才,并形成粘性。而要留住人才,可以尝试做内部长期或短期的激励方案。”肖文彬说,“去年张江引进了很多优秀的国外孵化器,我们还可以尝试从人才专业上做一些互补。”
网络化整合在张江铺开
与一些孵化器“单打独斗”不同,在孵化器数量提升的同时,张江各孵化器已逐步共同形成了“服务互助、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品牌共建”的集群,并不再局限于空间上的“孵小鸡”,而是用一体化概念,进行了探索。
如国有孵化器——上海张江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北欧清洁技术联盟共同出资组建项目管理公司,推出了中国清洁技术加速器项目,初步计划两年内为加速器引入不少于20家北欧或欧洲其他国家的技术项目和企业,实现总产值不低于1亿元。
“孵化器不是摊大饼,就我们而言,孵化面积保持在10万平方米,不做增加。今年,还将加强和国内孵化器的合作,搭建平台,增加孵化效能。”张江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维琴说。上海张江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在会上透露,今年将加大海外的资源整合。
张江高科技园区委会主任杨晔表示,张江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孵化器,在新型孵化器层出不穷的当下,既要侧重对孵化器的支持,也要大胆放手让孵化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