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秩序的重建随着蒋介石基本统一了江苏,南京国民政府从三个方面开始尝试重建苏北。
第一,打击土匪和土豪劣绅,培养新的乡绅阶层。
国民政府在调集重兵之后,开始对苏北地区的土匪进行歼灭。1930年的剿匪战争中,因为土匪实力雄厚,国民政府不得不出动空军进行侦查和轰炸。
之后,国民政府又将中原大战收拢的西北军一部拉到徐淮地区进行剿匪,才勉强将当地大股土匪消灭。
其次是消灭土豪劣绅。针对当地土豪劣绅压榨百姓以及勾结土匪的情况,凡是勾结土匪的土豪劣绅,敢有抵抗抓捕的,就地格杀勿论,将原本毫无组织十分混乱的土豪劣绅集团也被打压了下去。
但土豪劣绅也并不是就此不存在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先是假装从良,然后在清党时期,故意指责当时参与苏北剿匪的国民党基层行为举止是压迫良绅,有通共嫌疑,给苏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第二,建立基层新秩序。
考虑到苏北长期秩序混乱,短时间内重建乡绅基层完全不可能,所以国民政府直接在苏北推行了保甲制度,将整个苏北地区纳入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由国家组织民众进行剿匪,进而取缔了一些民众自发的帮会道门组织。
当然帮会道门也进行了反扑,在20世纪30年代苏北刀会就曾在淮安地区发动叛乱,甚至有打进南京城做总统的口号,刀会起义先后有好几次,不过都被国民政府以现代军事手段轻易镇压。
通过保甲制度的建立,原本分散的权力被重新收拢回了中央,国民政府以强硬的手段一定程度缓和了苏北的社会问题。
但问题不是这么好解决的,譬如,对于苏北地区的剿匪行动就一直持续到1935年。在1935年的剿匪行动中,光淮安一地就仍然有两千多土匪,并且有一千多只枪,甚至土匪的反击中还俘获了国府的督导专员,可见苏北匪势之盛。
第三、就业问题。
对于苏北持续的劳动力流出,国民政府的措施是大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用公共工程维持当地民生之需,主要包含水利工程、公路、电话线和电报线等等。
通过这几种手段,国民政府基本初步重建了苏北的地方秩序,1850-1930这80年之间的大崩溃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时间短暂,加上国民政府自身也极为腐败低效,种种问题都没有被彻底拔除。